網頁

2014/2/25

[網路觀察]資料庫如何成為知識庫?

撰文者:李宥萱

人是關鍵。(DANE ROTH 


資料庫如何成為知識庫?

首先,筆者認為是要活化存放的內容,提升內容的重複使用程度,以增加內容的價值。
而搜尋自當是必備的功能,知識庫的內容是由使用者所貢獻,故筆者認為單純回饋搜尋內容的結果將止步於資料庫的程度,若是要形成知識庫,搜尋結果可延伸至內容作者等其他相關屬性。

GitHub而言,已有大量的使用者在平台上存放程式檔案,或以個人的形式,或以團隊的形式。GitHub提供程式碼版本控制與公開存取的服務,並且特別強調了「social」的元素,使得使用者除了搜尋開放的程式碼作為參考,還可以追溯相關創作者,連帶又可延伸觸及作者其它作品。

Codota目前針對Android提供程式碼搜尋服務,協助使用者過濾出最符合需求的使用範例。

筆者認為GitHub Codota的作法皆可視為將「social design」的核心概念應用到知識庫管理,即協助使用者發掘「內容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內容與自己的關係」、「作者與自己的關係」。

程式碼為記錄著程式功能執行指令與註解的文字檔。隨著程式教育的開放與普及,學習撰寫程式蔚為風尚。然而程式碼不該只是單純的編碼,在程式碼的背後具備許多屬性(好比說「作者」),讓其他使用者在尋求可重複運用的資源時,協助過濾大量的程式碼資料庫,精準搜尋到最適合的內容。

對使用者而言,面對浩瀚且遽增的資料,如何幫使用者找出想要的?也使可以先從與使用者有關係的著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