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4/17

[論文研究]信任變數於社會鑲嵌交易扮演的角色


撰文者:謝麗雯


1998年時DiMaggio Louch等人做了一篇研究,探討什麼種類的產品或服務會使買家及賣家傾向找強連結的交易對象,研究結果指出,若產品或服務具較高的風險程度(Risk),則買家傾向找強連結的交易對象,賣家傾向找弱連結的交易對象。

2008年時Simpson McGrimmon針對此篇研究的假說再進行一次驗證,結果仍然驗證成功。除此之外,Simpson McGrimmon又納入信任此一變數,將之當作調節變數,試圖驗證是否會影響交易風險程度以及買家對於強弱連結選擇這兩變數關係效應的大小,可惜針對受測者過去真實購買經驗所回收的數據進行分析後驗證失敗。   

Simpson McGrimmon的研究中,信任變數是指受測者本身是否是一個容易相信別人的人,於問卷中共有三大問項來判別受測者的信任指數高或低,此三大問項分別是:Trust(認為大部份人都是值得信任的,或者再小心他們也不為過)、Helpful(認為大部分時候別人是願意幫助你的,或者他們是自私的)、Fair(是否認為別人一旦有機會就想利用你)。此外,此研究分別探討受測者的偏好(請受測者進行想像)以及受測者過去的實際行為進行分析,讓受測者針對不同風險高低的產品項目進行填答,以判別他們偏好和有連結關係的人購買,或和完全沒有連結關係的陌生人購買。


問卷回收後的數據進行假說檢定,結果顯示針對受測者的偏好方面,風險愈高的產品,愈不容易信任他人的受測者,則愈傾向跟有連結關係的人進行購買。然而,針對受測者過去的實際購買行為,風險愈高的產品,愈不容易信任他人的受測者,未必愈傾向跟有連結關係的人進行購買。


引用文獻
Trust and embedded markets: A multi-method investigation of consumer transactions
Brent Simpson , Tucker McGrimmon
Social Networks 30 (2008) 1–15





2013/4/9

[論文研究]人不能獨活?Everybody needs somebody 群體特性對於資訊系統的影響

撰文者:江成欣



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上,人無法完全靠自己生活,透過朋友關係、交易關係、諮詢關係等等,人與人的互動建立起來後,人就鑲嵌在多種關係所形成的社會網路之中,但是到底這些網路會不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或想法?是哪些網路中的因素對我們造成影響?有各方不同的看法。

Magni, Angst and Agarwal (2013)的研究就深入調查了工作場合中的諮詢網路的團隊網路結構對於個人資訊科技採用的影響。他們採用了跨層級的分析方式,同時考量團隊層次及個人層次會影響IT人員採用新系統的因素,做出分析。他們以美國東部一家大型財務服務公司為研究對象,分析內部員工對於新顧客關係管理系統採用的特性,是否受到團隊網路結構的影響。

團隊的特性可以分為兩種:內部封閉性及外部橋接性。內部封閉性可以用兩個理論來解釋:社會分類理論(social categorization theory)以及整合性觀點(integrative perspective)。社會分類理論指出在團隊內的相互連結數目和團隊中的偏見有關;整合性觀點則指出,當內部封閉性是中等程度時,團隊成員的互動並不足以讓團隊成員發展強連結。綜合兩個觀點來看,內部封閉性和團隊對於個人的影響力並非線性的關係,而是曲線的效果。在外部橋接性的部分,作者提出結構洞理論,認為跨不同團隊所帶入的新訊息,對於個人採用資訊系統有正向的影響,因為有互相交換流通的訊息,促使個人對於系統採用的意願提高。

除此之外,內部封閉性及外部橋接性也會同時交互影響個人資訊系統採用,他們提出了三個假說:

假說一:團隊內部的封閉性和個人科技採用有一個曲線關係,封閉性在較低和較高時這個關係會被強化。
假說二:團隊外部的橋接性(bridging)和個人在核心團隊中的科技採用是正向的關係。
假說三:團隊橋接調節了內部封閉性和個人科技採用,當團隊的橋接效果高,關係是呈現U型關係,當團隊橋接效果低,則關係呈現倒U型。





【論文研究】把Twitter上的情緒用來預測股票

撰文者:白昆庭


行為經濟告訴我們情緒可以影響個人的行為和做任何決策,在現今的社群網站,我們可以透過發文和彼此間的互動來表達對於真實世界的想法和情緒的表達,在Twitter上更是普遍的包含大眾對於時事的看法和情緒反應,因此,Twitter上大家所貢獻的內容,其實隱含了更多人對於情緒的表達,發掘其中情緒對於股票市場的反應則是一項有趣的研究。

[論文研究]群眾募資:比較pre-order the product與profit-sharing

撰文者:李宥萱


群眾募資的基礎思考點是為了替企業向廣大的民眾(所謂的群眾)獲取額外的資金挹注,每一投資個體提供極小的投資額度,而不是向一小群財力雄厚的投資者請求給予金援。

[論文研究] 誰看過你?原來反饋那麼有用!

誰看過你?原來反饋那麼有用!


撰文者:王崇懿

這是一篇2009年的論文,然後為什麼會被作者挖出來考古呢?
因為作者發現這篇論文直接預測到了未來的發展!!
相信大家都知道,不管是Line或是Facebook的留言,都出現了反饋(xxx已閱讀)
然而這篇論文卻在幾年前就用一個簡單的研究,預測出「反饋機制」會嚴重的影響社交網路的活動,他是怎麼做到的?

讓我們看下去......

【論文研究】三種不同訴求的說服效果


撰文者: Eunice Chang

本篇文章主要想研究三種不同的訴求方式,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訴求方式: 1、命令式的訴求 (injunctive appeals): 強調別人認為你應該怎麼做。2、描述性的訴求 (descriptive appeals): 強調別人已經開始做。3、利益型的訴求 (benefit appeals): 強調做這件事的利益。而這些影響是否會受到人們對於自我社會身份判斷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社會身份: 1、個人身份認知 (individual level of the self)。2、群體的身份認知 (collective level of self)。結果發現,人們如果認知自己是在個人身分下,描述性的訴求與利益型的訴求方式得到的說服效果比較好,而命令式的訴求得到的效果相對的比較差。但如果人們認知自己是在群體身分下,那麼描述性的訴求與命令式的訴求得到的效果比較好,而利益型的訴求效果就變差了。也就是說,當你想說服的人處於個人身份的認知下,使用描述性的訴求或利益型的訴求是較佳的方式。另外,當你想說服的人處於群體身份的認知下,使用描述性的訴求或是命令式的訴求效果是較佳的。不過,作者也發現當人們處在個人身分認知下,這三個訴求對他們的說服效果會受到二個變數的影響,而得到不同的結果。1、自主性 (autonomy): 當自主性高的時候,作者發現命令式的訴求說服的效果就會比在一般狀況下好一點。所以如果人們處在個人身分認知下,你又想用命令式的訴求,那麼你就必須給對方足夠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好的效果。2、模糊性 (ambiguity): 當人們對事情的整體狀況非常清楚時,描述性訴求的效果就會被減弱。因此描述性的訴求不是永遠有效,必須在模糊性高的情況下才有效。

參考文獻: White, K., Simpson, B., 2013. When Do (and Don't) Normative Appeals Influence Sustainable Consumer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keting. 77, 78-95.

[論文研究] 為什麼在社會網路中,謠言會傳播的那麼快速?

為什麼在社會網路中,謠言會傳播的那麼快速?

撰文者:王崇懿

網路結構圖千變萬化,每一種結構都有不同的特色,和不同的效果。

現在的社交網站如:Facebook, Twitter, Orkut 的使用者們,形成一種相當特別的網路結構圖,謠言傳播最快速的網路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