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3/6

[論文研究] 網路位置和線上公共財

撰文者:江成欣


在網路世界中,公共財隨處可見,我們可以參與某個產品評論社群,搜尋我們所需要的資訊,幫助我們做決策,但是我們並沒有貢獻出任何的產品評論給這個社群。這些產品評論,並不會因為被其他人看過之後,就消失無法閱讀,而是能夠讓大家不斷使用與共享,這種類型的產品,就叫做公共財(public goods)。 我們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公共財是什麼呢?在google的搜尋列裡,第一個搜尋結果通常都來自Wikipedia,Wikipedia是由編輯者(editor)開始撰寫,其他編輯者再做編修,使得每個條目(item)的內容不致有太大的偏誤,Wikipeida的所有內容,可以說是群體智慧的展現,也符合公共財的定義,Wikipedia的內容並沒有因為太多的使用者閱讀或編輯而耗損。
Zhang and Wang (2012) 以Wikipeida為研究對象,探討Wikipeida的編輯網路中每個編輯者的中心性是否會影響到他參與Wikipedia編輯的貢獻(編輯的字數、編輯的次數、編輯的頁數),他們提出在公共財的貢獻上,是一個network game,所處的位置不同,達到的均衡也不同,會影響個人認知他們自己在網路中的角色定位。他們認為在中文版的Wikipedia中,每個編輯者的中心性位置,影響了他們的行為,他們用degree centrality, closeness centrality和betweenness centrality當作他們網路中的位置。他們提出三個主要的假說: 總貢獻:一個編輯者的總貢獻和編輯者的中心性位置相關。 努力程度:一個編輯者的努力程度與編輯者的中心性位置相關。 各種中心性差異效果:不同的中心性衡量,有不同的總貢獻和弩力程度,也就代表了個人對於所認知角色的行為不同。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中心性位置影響了他們對自己在網路中的角色認知。以Degree centrality來看,他們可以把自己定位為內容專家(content-expert),但是當他們的有更多的合作編輯者時,他們會降低他們總貢獻量,並且會專注於他們曾經寫過的文章;以closeness centrality來看,他們可以把自己定位為一般性的角色,當一個編輯者更靠近其他編輯者,他會降低而且分散他的總貢獻;在betweenness centrality的位置上,他們可以定位自己為內容延伸者(content extender),當一個編輯者在重要且橋接不同的合作關係的位置時,他們會增加他的總貢獻,並且專注於他們曾經編輯過的文章。 Zhang, X. and Wang, C. (2012). Network Positions and Contributiosn to Online Public Goods: The Case of Chinese Wikipedia.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29, no. 2, pp. 11-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